科研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研动态 > 正文 详情
文化,让创新基因自然延续生长
发布日期:2012-11-24

 

——中航工业自控所创新驱动发展启示录(三)

发布时间:2012-10-29  |   作者:吴颖

http://www.stdaily.com 2012年10月29日来源: 中国科技网 作者: 吴颖

    迎接十八大 记者走基层

    这是一段传奇的创业史。

    从老北京的四合院到陕西阎良十一航校旧址,从秦岭脚下的李家庄到西安南郊电子新城,中航工业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简称自控所)在奋力行进中探索着中国航空工业导航、制导与控制(GNC)技术前行的方向——

    1967年,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套自动飞控系统在自控所设计定型;1978年,自控所研制的我国第一代液浮平台式航空惯导系统首飞成功;1994年,第二代挠性平台式惯导系统形成批量装备;1996年,自控所自主研制三轴数字电传飞控系统成功首飞,标志着我国在这一技术领域跻身国际五强;2004年,经过25年不懈努力,自控所先后破解20多项重大关键技术难题,将国际最新一代的激光惯导系统装备到国产战机上,意味着我国的航空惯导系统研发能力进入国际领先行列……

    从填补技术空白到产品不断创新、装备实现产业化,中航工业自控所不断创造奇迹不仅源于建立了一套“技术—产品—产业”的完整链条,更源于这里独具特色的让创新自然生长的文化沃土。

    “惧变”到“求变”,从讲“故事”开始

    《寻找肇事的“蝴蝶”》《跳出“郑人买履”的困局》《重复功课不再做》……这些不是文学作品的标题,而是自控所在流程再造中拍摄的专题案例片。对于大多数员工而言,他们理解流程再造就是从观看这些“故事片”开始的。

    流程再造是涉及上到企业战略、下到员工行为的一系列深度变革。变革能不能成功,核心在于变革的主体——员工,对变革的理解和参与程度。在自控所刚开始推进流程再造时,大部分员工都对变革有一种本能的恐惧与排斥。“不要说参与变革,就是‘系统思考’‘流程再造’这些今天已经被大家普遍接受的理念,当初在很多人看来也是分外‘拗口’。”回顾变革之路,自控所党委书记滕霖仍然感慨万分。

    为将流程再造化为大家的自觉行动,自控所管理层决定从企业文化入手,“重塑组织的健康心理”。

    “我们首先选择从一些再造周期短且容易看到效果的小事做起,边做边总结,将这些真实发生的故事拍摄成简明的案例片,打破流程再造的神秘感,同时让员工从身边发生的事看到创新带来的巨变。”滕霖说,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导入,员工开始从“惧变”转化为“求变”,产生了跃跃欲试的变革冲动。

    不再惧怕变化,但“求变”应从哪里开始?

    首先,需要建立一种正确的思维方式,这就是系统思考。

    由于传统的职能型组织结构对业务流程的分割,每个人都囿于自己的一方“小天地”,局部的“优秀”反而可能导致混乱的结果。“这就像走迷宫,困在里面的人像一只无头苍蝇,但如果能站在高处俯视全局,就很容易看清出路。”滕霖说,系统思考,就必须要有全局观,让员工跳出各自岗位的局限,通过团队协作,用更加开阔的视野去审视问题背后的实质。

    当时恰逢自控所的一种新型主控阀在生产过程中频频发生零件成批报废。这种主控阀是在特定背景下,集中资源在短时间内边研制边生产出来的,尽管投入了最好的设备和人员,成品率仍然很低。问题究竟出在哪里?相关部门虽然在各自管辖领域做了诸多努力,却收效甚微。

    这是一个把系统思考方法化的契机。来自7个职能部门的18名员工组成跨部门攻关团队,沿着产品制造的路线“长征”。让他们吃惊的是,很多环节的工作与他们的想象相去甚远,不同的零件、不同的工序,努力要达到的目标居然是南辕北辙。通过这种创新的“流程行”方法,攻关团队很快梳理出几十个因果关系错综复杂的问题,其中不少是出现在职能和流程的交叉地带。“思想震动最大的是设计人员。以前出现问题他们就提高设计指标,这样制造难度更大,成了恶性循环。设计人员开始重新思考设计理念,主动提出面向制造的设计观。”通过全流程的改进,该型主控阀产品不仅实现批量生产,成品率也从50%上升到98%。

    “流程行”得以推广,不仅带来了成本的下降、批量生产的稳定和效率的成倍提高,也引发了员工的深入思考:我的设计指标是否利于后端加工?我制定的工艺标准是否便于操作?……一系列变革伴随着思想的转变顺利推进。

    不断进化的知识观,形成企业文化的干细胞

    企业文化只有在传承与创新中才能不断迸发出活力。自控所“崇尚知识,传承共享,创新卓越”的知识观,通过几代人的传承和发扬,已经成为企业文化的干细胞,驱动研究所的持续发展。

    1960年,我国飞行自动控制技术的先驱昝凌在受命组建自控所时,就在勾画新中国航空仪表专业的整体发展蓝图。自控所在组建过程中,从专业设置到科研条件建设所体现的体系性,为我国航空机载设备的自主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并快速实现了一系列技术突破。为加快技术人才培养,他举办夜校,出任校长,并亲自给出国预备人员用英语授课。在新中国百业待兴的年代,实验室的灯光和夜校的读书声成为自控所老一辈员工青春记忆中最亮丽的风景。

    曾在自控所担任所长16年之久的冯培德院士,有着一种常人无法理解的“拼劲儿”。上世纪80年代末,某重点型号立项过程中,国外对配套的惯导系统不仅漫天要价,还提出各种苛刻条件。冯培德毅然请缨,要求国家支持自控所自行研制。10年时间,他“深潜”到课题中,亲自主持制定技术方案、分析试验数据、组织技术攻关,研制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航空标准惯导,并成功应用到多型国产战机上,结束了我国飞机上无国产惯导的历史。

    张新国,现任中航工业副总经理,此前曾任自控所所长。2001年上任伊始,他就引导全所以系统思考为纲,以业务流程为突破口,全力推动技术创新、管理变革,构建先进的研发体系和GNC产业化体系。在他带领下,自控所不仅完成了新一代电传飞控、激光惯导技术的工程化,使我国GNC装备水平一举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更重要的是,该所探索的新型产业化发展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尖端技术向先进装备转化的问题。通过产业化发展,自控所的GNC产品在这一时期不仅满足了我国歼击机、轰炸机、直升机、无人机、导弹等各种飞行器的装备需要,同时开始向航天、航海、兵器和其他民用领域输出。

    “自控所的发展,是几代人参与的一场接力,也是对自主创新的基因传承。从建立自己的科研体系、研发基础,填补技术空白,到技术上不断创新,自主开发出一代代产品,将技术创新与工程化、产业化紧密结合,其中倾注了几代人的心血!”谈起自控所的发展史,所长宋科璞对他的几位前任充满敬意。

    浓厚的创新氛围使每一个加入自控所这个“大学校”的人都会产生一种特殊的紧迫感。刚从法国留学归来的屈重君回忆起他进所的“第一幕”:“4月刚通过求职面试,惯导研究部的领导就约我谈职业发展方向,提醒我利用好离校前的3个月补充知识。7月进到所里,又开始系统化的入职教育。在这里最大的感受是,虽然走出校门,但学习的路还很长。”

    学习不单局限于个人对知识的吸收,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种有效的传承分享机制。为适应变革创新的需要,自控所实行严格的修学时制度,规定包括领导在内的所有员工,每年都必须通过听讲座、参加培训等形式修满规定的学时,并与部门、个人的年终考核挂钩。讲座和培训既有专门邀请的专家,也有员工自己站上讲台。不仅讲技术、讲管理,也安排丰富多彩的文化礼仪、生活品味、心理健康等讲座。

    “凝炼、创新、共享、传承”是自控所新文化体系中对知识观的新阐释,也是该所日益完善的知识管理的精髓。通过分享和传承加快人才的培养,形成肥沃的创新土壤。

    在自控所的各个实验室里,常常可以看到年过花甲的老专家忙碌的身影。今年75岁的退休副总师张汝麟至今仍奋战在一线,坚持担任研究生导师,参与项目评审和技术把关,把丰富的经验传授给年轻人。大量返聘老专家,不仅激发了老科研人员的工作激情,也解决了研究所知识断代的问题;同时,自控所建立起基于专家的知识网络,让年轻人可以随时在线求教。他们还充分利用信息化网络,将设计经验、工艺诀窍等隐形知识嵌入到工作流程中,使新员工能够“站在前人的肩上”开展工作。以前一个新员工大约要锻炼3—5年才能独立工作,而现在只需半年实习期就可以独当一面。

    识别人才的新眼界,成就了热血沸腾的年轻人

    柔软舒适的沙发,高脚椅、小酒柜,一块大大的玻璃白板上还留着几个没有擦掉的公式和奇形怪状的图形。即便是上班时间,也可以在这里抽支烟,品一杯原磨咖啡,甚至灵机一动拉上几个同事过来“头脑风暴”一番……

    不同于飞控部、惯导部等型号工程现场严谨有序的管理,飞行器控制一体化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是自控所的一块“特区”。“搞这样一间创意室,主要是为了能让大家在一种更为轻松、自由的氛围下讨论和思考,也许更容易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实验室主任车军如是说。

    其实,重要的并不是这样一个房间,而是鼓励创新的氛围和态度。有了这样一种积极宽松的环境,奇思妙想的种子,或许更容易开花结果。

    1991年,朱雪耀毕业分配到飞控研究部工作。一段时间后,听到的反映是“这小子坐不住”。部领导经过了解发现,当时计算机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大量的飞行仿真计算效率不高。朱雪耀通过开发自动化计算程序,把数据采集和计算过程都交给计算机,自己的精力仅放在对结果的分析判断上,因而变成了所谓的“闲人”。搞清“真相”后,部领导找到朱雪耀,让他当起了计算机“教员”。

    受到激励的朱雪耀很快成长起来。这个当年“坐不住”的小伙子,先是破格晋升高工,几年后再次破格成为所里最年轻的研究员之一,并很快成长为专业副总师。

    如果说在以严谨有序为价值观的工程研究部门,朱雪耀的成长还有点“小波折”,那在“特区”工作的陈向则可以说是顺风顺水。

    2009年,刚进入重点实验室的陈向,被挂在大厅墙上的两个机器人吸引。此时正值自控所建所50周年前夕,这个向来脑子灵、主意多的“大男孩”立即有了个点子:“到时候肯定有很多人来所里参观,搞个机器人表演节目,一定很绝!”说干就干,他马上找到几个要好的同事,说出自己的想法,大家都表示很有兴趣,还一起给项目取了个时髦的名字:iRobot。

    “可这件事跟咱们的工作好像没什么关系,这么瞎折腾领导能支持吗?”同事的疑问让几个热血沸腾的年轻人突然感到“很受伤”。

    “问问再说吧。”陈向找到车军,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没想到,车军立即表态:“这是个好点子,放心去搞,有什么困难告诉我。”

    接下来一段时间,iRobot成了几个年轻人的“主攻方向”。

    “您好,欢迎光临!”50周年所庆,憨态可掬的iRobot开始表演了。“我的特长是书法,下面我为大家表演……”一段舞蹈之后,iRobot用手中的毛笔写出“航空报国”几个字,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陈向没想到,在随后的自控所青年科技成果评奖中,iRobot获得了一等奖的第一名!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2010年年底,所里承担国家863计划的一个机器人研究课题,他被指定为课题主管。

    一次“不务正业”的经历成就了一个年轻的课题主管,这其实只是自控所鼓励创新的一个缩影。为鼓励有能力、有兴趣、想做事的年轻人的“奇思妙想”,该所还专门设立了青年创想基金。如今,这些奇思妙想的火花,“擦”出了四旋翼空中机器人、农药喷施无人机等一批自主创新项目,为未来的发展打开了新的领域。

    航空报国的梦想,凝聚成创新的合力

    不仅是研究所,更是大学校;不仅是大学校,更是干事业的舞台;不仅是舞台,更是快乐工作、心有所归的家园。这是员工对自控所的评价。

    以战略为导向,营造持续创新、和谐发展的文化氛围,自控所在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中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道路。

    2001年信息化建设起步阶段,自控所就开通合理化建议网站,收集员工各种提案,让员工匿名发表意见,鼓励大家畅所欲言,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

    “作为一名空中乘务员,我在家的时候比较少,回来就希望老公能多陪陪自己。可他却经常加班……现在,我对他的工作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看着由他设计的产品装备在我们国家的飞机上,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飞控部张明辉的妻子白丹在参观了丈夫所在的试验室后,留下了这样一段感言。近年来,由于任务量快速增加,很多员工因工作太忙而疏于对家庭的照顾。针对这样的情况,自控所邀请员工家属到所里参观、座谈,在这个过程中,那种为国、为家的自豪感,也传递到了他们身上。

    先进的科研环境,宽松的创新氛围,凝聚人心的文化,自然而然使员工产生了发自内心的归属感。

    “这几年,我们的人员流失率接近于零,甚至还吸引了很多外企和合资企业的成熟人才。”宋科璞很自豪地说,“预计我们今年的产值将突破25亿元。今后,我们将持续推进GNC核心技术的创新发展,加大军民融合、寓军于民,实现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梦想。”谈及未来,他充满信心。

    距离强大,也许路还很远;走向强大,他们正在路上。“让飞行更理想、更精准、更具智慧”是中航工业自控所的自主创新之魂,更是融入每一个自控所人血液的无声誓言。与钢铁战鹰、浩浩蓝天结伴50年的中航工业自控所,未来定会飞得更高更远!(记者 吴颖)

   《科技日报》(2012-10-29一版)

友情链接

地址:辽宁省营口市博文路46号